时间:2025/2/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通讯员何万利

  记者张海峰报道

  本报平原讯“有了‘阳光村居’小程序,在手机上就能随时查看村里小麦直补款发放等情况。账目明明白白,大家伙儿心里更亮堂了。”日前,平原县桃园街道西杨村村民杨春安对记者说。

  这是平原县以数字赋能智慧监督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具体表现。今年以来,平原县纪委监委探索建设阳光村居智慧监督系统,通过构建“数据池”,释放“数据能”,用活“数据链”,构建高效便捷的纪检监察信息化体系,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截至10月底,该系统累计有17.71万人绑定   据悉,阳光村居智慧监督系统将民政、医保、人社等27个部门97项上级下发的非普惠性涉农资金、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个自然村的集体“三资”等13个数据底库近万条数据进行收集,集中录入系统。按照不同的类别内容,建立了民生资金监管、三资监管和村干部监督等6个功能模块。系统设置查询功能,科学分配权限,为执纪监督提供参考。同时,根据资金特性,对部分数据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阳光村居智慧监督系统根据各部门主责主业,分别制定账号权限体系,科学设置各部门功能任务,破除“九龙治水、各管一块”的局面,实现党委管、部门管、镇街管、村居管、纪委督的“四管一督”联动工作新格局,既压实了党组织主体责任,又发挥了纪委监督、再监督的职责。在社区安放了查询机,群众使用身份证号即可登录   借助该系统,全县27家责任单位对涉农惠民资金联合监管,纪委监委全过程监督,打造“责任主体记账、职能部门核账、基层群众认账”的工作体系。系统设置了八大类60余项比对模型,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智能管理,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相关职能监管部门,由责任单位进行核实,发现问题则启动调查处置程序。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可根据日常监督需要,设置数据比对模型,发现问题线索,为监督插上智慧翅膀,形成了监督“闭环”。

  平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宋传虎表示,阳光村居智慧监督系统的运用,打破了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部门、镇街、村居、群众的监督联动,构建起基层民生资金“监督网”,将基层公权力关进“大数据”的笼子,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来源:大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510.html
------分隔线----------------------------